其它珠三角路网密集区互通式立交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分享到:
我感兴趣

目前技术所处阶段: 量化生产
2024-04-20 09:43
技术关键词:路网密集区、互通式立交、设计
融资金额:100.0万
融资占比:50.0
合作方式:
技术入股     
投入产出:
预期收益500万
专利信息:
项目简介:
该项目通过对既有互通立交的调查,运用先进的理论,对珠三角地区路网的节点特性;路网密集地区互通立交的间距设计;路网密集地区多路、复合互通式立交的设置技术;路网密集地区互通式立交的出入口设置技术;立交出口标志的地名适应性;互通式立交区路面宽度过渡指标;互通式立交区视距分析及评价方法;互通式立交区的变速车道长度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确保了互通立交的安全设计,保证互通式立交梳理和控制车流的功能,为车流在互通式立交区域内的快速运行提供良好的服务,并为设计者在以后的互通立交设计中提供良好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该项目成果授权软件著作权3项,论文9篇。项目成果已在广东省仁深高速公路与广州增城沙庄至花都北兴高速公路二期工程的互通式立交设计中得到应用,效果良好。
技术信息:
1. 基于互通式立交构造和驾驶员行车习惯,提出了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考虑车辆行驶特性及标志视认提出了互通式立交最小净距;建立了基于GDP密度、人口密度、公路网密度的互通式立交合理间距计算模型。 2. 通过分析交织区的交通特性及运行状况,分别提出了以辅助车道、集散车道、定向匝道连接的复合式互通式立交的布置方式及适用条件。 3. 基于圆型和缓和曲线型运行轨迹的车辆换道模型,提出了不同路面横坡、设计速度情况下行车道宽度过渡段的渐变率计算模型及最大渐变率指标的推荐值。 4. 结合交通安全、通行效率、驾驶特性、汽车动力特征和驾驶员反应规律等,首次综合考虑匝道设计速度和主线设计速度,提出了主线侧连续合流与分流、匝道连续合流与分流四种常见互通式立交出、入口间距计算模型及出入口间距指标的建议值。 5. 系统分析互通式立交区视距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互通式立交区视距不良路段,建立了立交分流端前识别视距模型及合流区视距计算模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互通式合流区视距三角形的指标建议值和视距检验方法及安全评价标准。 6. 根据实验调查研究车辆变速特征及相关参数,提出了基于主线和匝道设计速度的变速车道长度计算模型和变速车道长度指标建议值。
市场应用:
交通运输
技术优势:
研究成果的应用对提高互通式立交范围的交通安全,降低路网密集地区的交通事故率,保证交通流顺畅有重要意义。在满足行车安全及交通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立交规模,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合理控制造价,使互通式立交设计指标的选择更加合理。对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工程造价、提高互通式立交的运营效率和运行安全性,更好的发挥高速公路综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其他地区互通式立交的合理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保证,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和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使用前后对比图
其它附件:
处理进度:
  • 提交成果
  • 成果确认
  • 成果接洽
  • 协议签订
  • 成果关闭